出自清张问陶的《樗栎》
拼音和注音
céng xiàng zhōng yuán cè mǎ lái , cāng máng zhōu jí rù jīng t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苍茫:(形)空旷;迷茫;没有边际:暮色~。
舟楫:(书)(名)船和桨,借指船只:~往来|互通~。
策马:策马cèmǎ用马刺抽打马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原诗
曾向中原策马来,苍茫舟楫入荆台。
湖南春水思骚客,颍上秋风忆霸才。
四海无家长作客,百年如梦且衔杯。
亦知天地容樗栎,敢说空山老大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