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龙图韵五首·二色芙蓉

蜀国芙蓉名二色,重阳前后始盈枝。
画调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刺时。
落晚自怜窥露沼,忍寒谁念倚霜篱。
主人日有西园客,得尔方于劝酒宜。

作品评述

《和吴龙图韵五首·二色芙蓉》是宋代文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蜀国芙蓉名二色,
重阳前后始盈枝。
画调粉笔分妆处,
绣引红针间刺时。
落晚自怜窥露沼,
忍寒谁念倚霜篱。
主人日有西园客,
得尔方于劝酒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名为二色芙蓉的花朵。在重阳节前后,芙蓉开始盛开。诗人通过绘画和刺绣的比喻,描绘出芙蓉花在绽放时的美丽景象。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的倾慕之情以及自我怜悯的心情。最后两句表明,主人经常有西园的客人,诗人在这样的欢聚场合中,感叹芙蓉花的美丽,并表达出劝酒的意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芙蓉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他用"画调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刺时"的比喻,将花朵的绽放过程形容得生动而具体。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芙蓉花的情感和思考。他在黄昏时分独自凝望着露水中的芙蓉花,感叹自己的孤寂和寒冷,并希望有人能体会他的心境。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诗人在酒宴中的欢愉心情。

整首诗词以芙蓉花为主题,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趣。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观察和自我感慨,抒发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变化,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忧国神无爱,呼医体浸臞。人忧一台坼,帝遗两驺扶。临视回襄御,遗言入舜谟。七兵荣赠册,沉礎贲龟趺。

垂杨小渡。处处归鞍驻。八十田翁良愧汝。把酒千言万语。细侯竹马相从。笑渠奔走儿童。十里村箫社鼓,依然傀儡棚中。

六成既阕,三荐云终。神心具醉,圣敬愈崇。受釐皇邸,回跸帷宫。穰穰之福,永永无穷。

可怪忠州与虢州,偶因起废得兹游。苏欧诸老亦何德,千古联芳未肯休。

闻道琳宫欲范钟,上皇敕赐万斤铜。一模脱出等闲事,千古要知陶铸功。敲得星飞惊落月,撞教云破响呼风。于今欲为吾皇寿,笑指琼楼贴碧空。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共言今日好生朝。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年年灯下醉金蕉。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

孤松手自植,保此贞且固。微微岁寒心,孰乐我迟莫。留侯报韩仇,还寻赤松去。后生同一心,成败顾随遇。归来抚孤松,犹是晋时树。

诏旨丁宁画一颁,尽驱黠吏革贪官。若行两事无他事,民命那无一线宽。

宣政喜边功,隆兑筑州县。程公自名岩,刻石记所建。得既不偿费,中兴弃不缮。诞谩磨崖辞,当日妄夸衒。英英石湖仙,改作壶天观。壁间三大字,庄重如峨弁。诗文鸾鹤音,笔势龙蛇变。登高瞰洞户,漓水澄如练。胜概耸灵台,遐观起三叹。玲珑二十四,妙墨镌题遍。我来为拂尘,端若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

鸬鹚荷叶满秋烟,太液滹沱处处连。碧浪半湖虽似镜,银鞍十里不如船。堤同隋苑能栽柳,歌欠吴姬忆采莲。不为无鱼思故国,他乡风物本凄然。

陵阳乱山中,阴雺日夕发。晴光尚希见,况复求夜月。二年逢中秋,曾不识皎洁。烟云尔何事,常此作蓬勃。才令薄中明,已遣浓处没。群邪利幽暗,左右觉窸窣。清光若蒙蔽,谁为我磨指。庭下倚高株,露华沾鬓发。

昔人苦悲秋,我独爱秋色。无云天万里,远峤出寒碧。枫林叶如丹,溪水清见石。饱雨豆荚肥,经霜栗包拆。连畴稻正黄,冒野荞亦白。篱菊忽盈氢,山萸又堪摘。日月如过鸟,良辰敢虚掷。青猿颇会意,为我具短策。西风吹破帽,野兴在故屐。不惮登涉劳,远访巢居客。此客更可人,分我

河出昆仑江出岷,风吹不断浪花春。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秪在鞋生尘。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

桔柏津头访昔游,夕阳衰草几番秋。人心谁向忙中觉,天理须从定处求。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庭前树尽手中栽,先后花分几番开。巢鸟恋雏惊不起,野人思酒去还来。自抛官与青山近,谁讶身为白发催。门外寻常行乐处,重重履迹在莓苔。

风雨梨花残,松柏墓门晚。嗣子千里驹,羊肠九折坂。春裘不畏寒,行路未为远。旧来河内守,父老将衣挽。

飘飘雨色乱,终日悮闻声。钓客呼持笠,牧童喜啜羹。轻香树下满,余响谷中清。为谢登临者,枕流洗耳倾。

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蘸碧流。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