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士人

绍兴士人,高宗绍兴末曾题诗鸣山祠。
事见《贵溪县志》卷一○。

作品评述

《绍兴士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韩彦古。该诗描述了一个绍兴士人在绍兴朝代末期为鸣山祠题诗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绍兴士人,
高宗绍兴末曾题诗鸣山祠。
事见《贵溪县志》卷一○。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绍兴的士人,在绍兴朝代末期为鸣山祠题诗的故事。诗人提到了这个士人的行为,并提醒读者可以在《贵溪县志》的卷一○中找到相关的细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绍兴士人为鸣山祠题诗的情景。通过描述这位士人的行为,诗人展示了他对祠堂的敬意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鸣山祠是绍兴地区的一座庙宇,诗人以绍兴士人为代表,赞扬了这个地方士人对于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的努力。这种对于祠堂的题诗行为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和对祖先的尊敬。

诗词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几个简短的字句勾勒出了士人为祠堂题诗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士人的情感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人还通过提及《贵溪县志》的卷一○,向读者指明了相关的历史记载,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研究。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短的描写,表达了对绍兴士人为鸣山祠题诗的赞赏,展现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士人品德的赞美,同时也提醒读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诗词推荐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啼鸟歇时山寂寂,野花残处月苍苍。绛纱凝焰开金像,清梵销声闭竹房。丘垄渐平边茂草,九原何处不心伤。

指天指地,点胸点肋。将谓六识未具初生孩儿,元来通身是胆白拈正贼。

道书世多有,吾读老与庄。老庄已云多,何况其骈傍。所读嗟甚少,所得半已强。有言至无言,既得旋自忘。譬如饮醇酒,已醉安用浆。昔者惠子死,庄子哭自伤。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哭已辄复笑,不如敛此藏。脂牛杂肥羜,烹熟有不尝。安得西飞鸿,送弟以与兄。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本来无饮兴,偶此到溪滩。屋角悬双瓠,船头系一竿。塔高风便响,桥峻雨随乾。莫怕城门闭,行归亦不难。

凉月如冰,素涛翻雪,人世依约三更。扁舟乘兴,莫计水云程。忽到一洲奇绝,花无数、多不知名。浑疑是,芙蓉城里,又似牡丹坪。蓬莱,应不远,天风海浪,满目凄清。更一声铁笛,石裂龙惊。回顾尘寰局促,挥袂去、散发骑鲸。蘧蘧觉,元来是梦,钟动野鸡鸣。

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骇绿粉红醉欲沈,晚风不易阿环禁。以回姊弟琼瑶面,独试先生铁石心。春事略如飞梦过,人生莫到受恩浓。霓裳一曲今何在,不尽长吟复短吟。

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只知春在浴凫行,杯水才堪一芥航。拊髀最宜歌欸乃,倚舷唯听梦悠飏。已愁落日低千嶂,欻见清风閟一堂。抵掌剧谈吾浪语,君如网目有条纲。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寄李补阙》,出《诗式》)。

尝闻居士语,丁宁有深旨。要使眼高人,不识贵公子。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_。

梁苑有修竹,移来正得时。新开一斋馆,分植两轩墀。璅碎青金影,纤圆碧玉枝。物应人共美,性与地兼宜。渐喜声成韵,毋伤色暂衰。宁因恶土变,自与好风期。窗闼常相对,阑干不用施。看怜朝露爽,坐觉昼阴迟。拟富非侯等,亲邻见凤姿。燕杯留几席,画笔置藩篱。护长防将折,删枯

倦来牛背卧,一觉度前冈。牛饱儿呼馁,归来煨芋香。

非但我今独达了,万古宗心应不少。皆从非相入无余,未离形名终莫晓。

连年栽树未成阴,赪实堆盘慰我心。手把新诗堪永日,休夸法帖送来禽。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

翠垂之旗,灵龟之鼓。陈于广宇,相我盛奉。来汝公博,肃乃备矩。毋愆于素,以笃多祜。

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影下寒林沈绿水,光摇高树照晴空。银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谁知造化功。看取明朝船发后,馀香犹尚逐仁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