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

拜命南来得老臣,肃将庙略制妖氛。
淮西将吏尊儒帅,并土儿童认使君。
新赐锦衣光照日,旧行棠树茂如云。
应怜孤宦潮阳守,憔悴无人与上闻。

作品评述

《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是宋代李师中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拜命南来得老臣,
肃将庙略制妖氛。
淮西将吏尊儒帅,
并土儿童认使君。
新赐锦衣光照日,
旧行棠树茂如云。
应怜孤宦潮阳守,
憔悴无人与上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李师中送别余靖侍郎返回京城的情景。诗人以南来的老臣的身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前来桂州安抚,庙堂的威严被巧妙地运用来制止邪恶之气。在淮西,将领们尊崇文臣,土地上的儿童也都认可这位使君的威望。诗中提到,余靖侍郎被赐予了华美的锦衣,光彩耀眼,照亮了整个白天。在他返回京城的路途上,行进的道路两旁种满了茂盛的棠树,宛如云一般繁茂。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孤独宦官潮阳守的同情,他因为长期的守城之责而憔悴不堪,却无人知晓他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诗人通过描写余靖侍郎的返回,展示了朝廷的威严和对文臣的尊重,以及地方上人们对官员的认同。诗中的锦衣和茂盛的棠树都象征着余靖侍郎的荣耀和地位的显赫,给人一种庄严和富贵的感觉。然而,诗人也通过对潮阳守的描写,表达了对基层官员的关切和同情,揭示了在朝廷荣耀背后的孤独和辛劳。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情感也更加丰富。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宋代词人。《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词存《菩萨蛮》一首。

诗词推荐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昏昏落日下墙东,历历晴云送去鸿。岁晚苍槐甘老大,尽将黄叶付秋风。

新晴窗日弄春妍,幌小屏深意自便。长恨病多妨痛饮,却缘客少得安眠。雏莺故故啼檐角,飞絮翩翩堕枕前。欲著衣裳还嬾起,重寻残梦一悠然。

来书才一纸,离别意何长。应为相思苦,还能细作行。水浮新恨阔,花想旧容芳。欲问人何处,青楼在帝乡。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烟波画出暮江天,着我芦花明月船。官满只称前进士,路贫休问小行年。一归已后陶元亮,众论宁无班孟坚。不负登临重九约,过江犹及菊花前。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岩。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上竹下泊换卑}。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飁。便疑与世隔,直与洞仙偕。意得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古今共有死,长短无百年;方其欲瞑时,如困得熟眠。世以生时心,妄度死者情,疑其不忍去,一笑可绝缨。区区计生死,不如持一觞;一觞浇不平,万事俱可忘。待酒忘万事,犹是役於酒;醉醒不到处,夭魔自奔走。

徂徕千丈松,阅世耸绝壁。高标上霄汉,峻节贯金石。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月夜借清景,春朝分秀色。托根未渠央,万牛挽山泽。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明堂五云上,一柱屹天极。可望不可攀,清都与尘隔。依然此清士,空山淡愁间。悲吟发清籁,摇荡风雨夕。

従事年来鬓似蓬,破车倦仆众人中。作诗仅比穷张籍,得马还従老晋公。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骎骎两耳风。〈《张水部集》有谢裴晋公惠马诗。〉

广寒官中第一仙,情深不碍韵超然。劝君莫作儿女态,但向花前倾玉船。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名祠相接启殊庭,巧对南屏万叠青。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閒载锦池萍。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分坐夕阳斜背水,鼓箫于此最宜听。

秋色何妨陪露菊,岁寒真欲友霜筠。只应涧底桃花笑,苦爱微官不避秦。

笔底妙如神,传来面目真。便教知本相,不必问何人。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山林樵获者,只是旧衣巾。

风物瞻天咫,林塘占地幽。夹墙楼荫术,跨岸屋藏舟。湖近家皆给,田腴岁再秋。幸生无事日,更隶浙西州。

伤禽再展凌云翼,枯木重为犯斗槎。

更有邻墙全处士,醉吟能泛百杯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