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古砚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
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
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
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作品评述

《拾得古砚》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姚合。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拾得古砚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
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
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
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译文:

寻找珍爱的古代文物,一整年寻觅不得。
昨天在黄河滩边,获得一方古砚。
思及这黄河之中,应该有古人的居所。
居所同样是流水,而这块砚石却未曾改变。
被波浪所冲击,背面出现裂缝。
质地朴实而丑陋,现代人难以制作。
捧持着却感叹不已,不敢施加墨迹。
或许担心古圣人曾用修六籍来雕琢此砚。
将其放在清洁的房间,每日三次磨拭。
喜爱者多,豪贵者嫌弃,久久保持珍惜。

诗意和赏析:

《拾得古砚》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古代物品的向往和珍视之情。诗人姚合在诗中描述了他努力寻找古代砚台的过程,以及最终在黄河滩边找到一方古砚的喜悦。他想到这古砚曾在黄河中存在的可能,而黄河又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因此砚台所承载的历史感和文化情怀使他为之感叹。

诗中描写了这方古砚的特点,它质朴且丑陋,与现代的砚台相比不具备制作的条件。然而,这并不能减损诗人对其的珍视,反而使他更加敬畏,不敢在其上施加笔墨。

诗人还提到了古代圣人可能曾用修六籍(古代的一种刻书工具)来雕琢这方砚台,这进一步强调了砚台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

最后,诗人展示了对这方古砚的保护和珍惜之心,将其放在洁净的房间中,每天都进行精心的磨拭,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然而,他也意识到,虽然他对这方古砚如此钟爱,但在富贵人士眼中,它可能被嫌弃。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的珍视和保护之情,通过对一方古砚的描写和赞美,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价值的反思。《拾得古砚》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姚合。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拾得古砚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
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
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
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译文:

寻得古代砚台,平日难觅踪。
昨日获一方,黄河滩边旁。
黄河中既有,昔人居其旁。
居处如流水,砚石不曾更。
波浪侵击处,背面生裂痕。
质朴又丑陋,今人难再造。
抚持心惊叹,不敢施墨迹。
恐怕先圣人,曾用修六籍。
置于洁净室,每日三次磨拭。
喜爱者满怀,豪贵者不屑。

诗意和赏析:

《拾得古砚》表达了对古代砚台的喜爱和珍视之情。诗人姚合在诗中描述了他长时间寻觅古砚的努力,终于在昨天在黄河滩边找到一方古砚,给他带来了喜悦和满足感。他想到这方古砚可能曾经在黄河中被古人使用过,因为黄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所以砚台上有着古人的痕迹。他认为这方砚台和古代人的居所一样,都如同流水一般,而这块砚石却没有变化。在波浪的冲击下,砚台背面产生了裂痕,虽然质朴且丑陋,但现代人却无法制作出同样的砚台。他捧持着这方古砚,感到惊叹和敬畏,不敢在上面写字。他担心古代圣人曾使用修六籍(一种刻书工具)来雕琢这方砚台,这进一步强调了砚台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为了保护这方古砚,他将其放在干净的房间里,每天磨拭三次,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但是,他也知道,尽管他对这方古砚非常珍视,但在富贵人士眼中,它可能会被嫌弃和不屑一顾。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物和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之情。诗人通过对古砚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价值的反思。他将这方古砚视为一件珍贵的文物,用心保护,并表达了对古代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推荐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其墀。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反汉须知为鼂错,成秦恐不在於期。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满涧洗岩液,插天排石牙。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鴈声过。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楼外天寒山欲暮。溪边雪后藏云树。小艇风斜沙觜露。流年度。春光已向梅梢住。短梦今宵还到否。苇村四望知何处。客里从来无意绪。催归去。故园正要莺花主。

新图别义初拈出,四座皆惊昔未闻。定是胸中通象数,或于梦里见羲文。向来夫子编三绝,近世名儒说七分。自笑腐生尊古注,可能挟册便从君。

萧然古丘上,有石传陨星。胡为霄汉间,坠地成此精。虽有坚白姿,块然谁汝灵。犬眼牛砺角,终日蒙膻腥。畴昔同列者,到今司赏刑。森然事芒角,次第罗空青。俛仰一气中,万化无常经。安知风云会,不复归青冥。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溽署南方候,贞光大火天。流金空畏日,坠水忽惊鸢。掌露凉难挹,心瓜疾未蠲。鵩妖卑湿地,魃虐蕴隆年。虚谷全收籁,焦原欲出烟。洪炉方扇物,何处预陶甄。

道气凄凉七百年,招贤一举独非天。当场礼义难分别,回首空山重惘然。

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尺池鱼鱍鱍,拳石树苍苍。老去身犹健,秋来日自长。养生吾岂解,嬾或似嵇康。

一年三百有余旬,举世栖栖苦迫贫。得享安宁七十岁,已胜衰谢万千人。好官纵使登三事,荣养何由及二亲。争似山间林下坐,无忧无毁足全身。

路仄山崖滑,庭中桂树苍。骤冲疎雨过,徐步晚风长。沽酒寻官道,哦诗绕佛廊。旷怀思我友,林趣忆支郎。

眼向囊书老不明,合遵宽教事农耕。雨馀骤变菖条绿,晓起欣聆布谷声。谭笑俾民无死徙,丰凶转手有虚盈。衰翁倍荷殷勤意,缄致无非翠织成。

龟兮蓍兮,祛执决疑。师兮范兮,扶斜理差。定彻其底,慧穷其涯。箭撞筈破,珠旋影随。

万户千门绣作团,未央宫阙耸巑岏。灯花无数排金粟,月魄不空倚扇纨。香绕御炉烟羃羃,玉瑶仙佩响珊珊。游人共说归来晚,一枕钧天好梦残。

这害风,心已破。咄了是非常持课。也无灾,亦无祸。不求不觅,不肯做墨大。大仙唱,真人和。全真堂里无烟火。无忧子,共三个。顿觉清凉,自在逍遥坐。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投老縻身薄领间,却因马上得偷闲。兼旬敢恨常为客,一饭何曾不对山。铜镜无情欺白发,霜风有力散酡颜。今宵要看浮桥月,尽放征騑晚入关。

恋恋栏干云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

泽国天低星斗泽,疾风吹波作山立。岸头草木皆震动,鸡犬鸣吠纷相及。通宵万窍无停声,平明更作春涛惊。青天东下日杲杲,风伯盛怒何当平。人言航河只一苇,咫尺犹须论万里。乃知世事不可期,指点舟人转船尾。常悲无梁越长川,我今操舟翻百难。平生所遇半如许,岂独此事堪长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