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贺兰铦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作品评述

《赠别贺兰铦》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好友贺兰铦离别的感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现实。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黄雀吃饱了田野里的谷物,群体飞动在荆棘丛中。现在你抱着怎样的悲恸,孤独地对着别人发泄。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老马疲倦地低下头颈,苍鹰忧愁难以驯服。高尚而贤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贫穷的人凝聚在一起,互相帮助。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国家的大事初步走上了正轨,世间的事情仍然纷繁复杂。悲歌唱得鬓发都变白了,却要远赴湘吴的春天。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我留恋着岷江下的芋头,你思念着千里之外的莼菜。生离死别,自古以来都令人感到悲伤。

中文译文:
黄雀吃饱了田野谷物,群体飞动在荆棘丛中。现在你抱着怎样的悲恸,孤独地对着别人发泄。
老马疲倦地低下头颈,苍鹰忧愁难以驯服。高尚而贤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贫穷的人凝聚在一起,互相帮助。
国家的大事初步走上了正轨,世间的事情仍然纷繁复杂。悲歌唱得鬓发都变白了,却要远赴湘吴的春天。
我留恋着岷江下的芋头,你思念着千里之外的莼菜。生离死别,自古以来都令人感到悲伤。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离别的悲伤氛围,展现了时代的社会现实。通过描述黄雀、老马和苍鹰等动物,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坎坷和困境。诗人表达了对好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艰难。这首诗曾被广泛解读为诗人对自己离乱命运的感叹和对朋友处境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登楼掩泣话归期,楚树荆云发远思。日里扬帆闻戍鼓,舟中酹酒见山祠。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书欲寄谁。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

江南

露白覆棋宵,林青读易朝。道高天子问,名重四方招。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虽然在京国,心迹自逍遥。

江南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於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江南

虫有天水牛,两臂徒甚修。长尾龟其类,玄痛鳖与俦。细评无甚似,大概勿深求。终身混沮洳,亦与蝦蛭游。或云能羽化,为蝉槐树头。清高乃如许,亦足掩前羞。

江南

榴花昔染猩猩血,檐卜丛中今斗新。何事司花与纯素,不同妖艳污天真。

江南

当年嚼血渍铜驼,风气悠悠柰若何。汉贼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觉二年过。古今咸道天骄子,老去忽如春梦婆。试把睢阳双庙看。只今事业愧蹉跎。

江南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江南

陆地芳洲拥翠翘,巨灵穿石滚云涛。搏空苍凤欲飞舞,奔海玉龙争怒号。万象横陈坤轴富,一亭平挹月轮高。独醒未觉孤清景,笑酌寒泉读楚骚。

江南

家在宋墙东畔住,流莺时送芳音。窃香解佩两沈沈。都缘些子事,过却许多春。日上花梢初睡起,绣衣闲纵金针。错将黄晕压檀心。见人羞不语,偷把泪珠匀。

江南

欲雨未雨雷车奔,欲睡不睡人思昏。蛮童正报煮茶熟,忽有野僧来叩门。

江南

露渥洒云霄,天官次斗杓。昆明四十里,空水极晴朝。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翠山来彻底,白日去回标。泳广渔杈溢,浮深妓舫摇。饱恩皆醉止,合舞共歌尧。

江南

重门不下关,枢务有馀闲。上客同看雪,高亭尽见山。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

江南

定江军门拥云气,庐山面目长相朝。阃臣所持止一恕,墙壁何恨粘歌谣。

江南

来时金兰集,去日风雨散。别语慎勿忘,短书寄泽畔。

江南

天上词垣近省闱,十年毛羽爱追飞。南池水暖鹍重化,西华风高雁未归。绝足风尘须独步,初心道德肯相违。网罗剩有求才意,未放山林老布衣。

江南

裹饭无因绝往还,惟应帖子报平安。山公马向花前放,岐伯书从枕上看。贸易近来多北药,支持强欲著南冠。有时泥醉西园月,只欠梅花共倚阑。

江南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江南

絮随风不拘管,飞入洞房人不知。画堂绣幕垂朱户,玉炉销尽沈香炷。半褰斗帐曲屏山,尽日梁间双燕语。美人睡起敛翠眉,强临鸾鉴不胜衣。门外秋千一笑发,马上行人肠断归。”近日风雅遗音多谱前贤名作,因效颦云庭院深深,正花飞零乱,蝶懒蜂稀。柳絮狂踪,轻入房栊,悄悄可有人

江南

诛茅祗合老僧龛,一笑欣陪麈尾谈。天末冥鸿方避弋,辽东白豕忍怀惭。折腰我已宦情薄,嚼蜡谁言世味甘。万事转头俱梦幻,试将此语静中参。

江南

堂外溪桥杨柳畔。满树东风,更著流莺唤。时节清明寒暖半。秦筝欲妒歌珠贯。一寸离肠无可断。旧管新收,尽记双帷卷。赖得今年春较晚。送人犹有余红乱。

江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