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渑池和黄平倩壁间诗(其二)》
拼音和注音
bǎi yī xiáo hán tiān xiǎn , wǔ qiān dào dé líng w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道德:(名)一定社会阶段形成的通过舆论约束人们言行的准则和规范:~败坏|伦理~。
百一:百中之一。言极难得。古代言灾变运数者﹐以阴阳代表对立面﹐阴为六﹐阳为一﹐互为消长。百一为阳数极点﹐百六为阴数极点。亦作'百一诗'。
天险:天险tiānxiǎn天然地势险峻的所在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四顾陂陀无地,一螺乡井有君。
百一崤函天险,五千道德灵文。
驿路屏遮障掩,溪田错绣罗纹。
思触枕边流水,梦牵峤外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