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梵安寺

浅绿深红映夕岚,子规声在虎溪南。
明朝尘土又归去,长忆来时三月三。

作品评述

《小憩梵安寺》是宋代葛绍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梵安寺中小憩,浅绿和深红的映衬下,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山岚。子规的鸣叫声从虎溪的南岸传来。明朝的尘土再次归于平静,我长久地怀念着来时的那个三月三日。

诗意:
《小憩梵安寺》描述了诗人在梵安寺中的小憩时光。诗人借景写景,以浅绿和深红的色彩描绘夕阳映照下的山岚景观,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子规的鸣叫声从虎溪传来,为诗中增添了一丝生动的声音元素,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明朝的尘土归去,意味着过去的时光已逝,而诗人对那个特定的三月三日却怀念至深,通过描绘来时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惋惜之情。

赏析:
《小憩梵安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葛绍体独有的写景才华和感慨之情。诗中的意象鲜明,色彩丰富,通过浅绿和深红的描绘,展现了夕阳映照下山岚的美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子规的鸣叫声为整个场景注入了一丝活力和生机,增添了动听的音乐元素。而对明朝尘土归去和怀念三月三日的描写,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珍贵回忆的思考和沉思。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交融,使诗词充满了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意义。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不仅可以欣赏到作者细腻的描写风格,还能感受到对时光流转和珍贵回忆的思考,引发自己对生命、时光和美好瞬间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推荐

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

除夜今年暖更晴,不须随俗爇松明。遭逢如此翻堪笑,闻见于时尽可惊。石罅土凝留腊意,竹间泉韵泻春声。漏深暂得销群动,坐向寒灯见一生。

丛丛水边芦,雁雁滩头泊。我不解丹青,小诗亦可貌。

人生何事心无定,宿昔如今意不同。宿昔愁身不得老,如今恨作白头翁。

洗眼重看十桂,转头已过三秋。人生遇坎与乘流。何况有花有酒。花若于人有意,酒能为我浇愁。试_金蕊泛金瓯。比似菊英胜否。

轻烟护日晓霞明,身在毫光岭上行。虎过新蹄看未了,犬逢旧客喜相迎。摘来山栗连蓬买,采得溪芹带叶羹。一字推敲犹未稳,奚奴知我有诗成。

门前杨柳树,借汝乌夜栖。郎眠夜未半,无奈汝争啼。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

红红白白定谁先,嫋嫋娉娉各自妍。最是倚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政可怜。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未说路行难,山深分外寒。晚村林隐寺,春润石鸣滩。薄宦曾无补,劳生敢自安。羽书虽较少,备御莫教宽。

白壁长廊数十间,峨峨佩剑两苍官。艳阳满目皆桃李,晚节如公可岁寒。

久蛰群_,犹未肆、新雷初启。鼓东风、雨膏为洗。望横塘、越溪路,石湖烟水。西接洞庭,下连甫里。忆当年、归计早,扁舟从此。祖清风、相门有几。圃堂高、应解笑,纷纷蜗蚁。锦囊雪月,更看醉里。

破帽西风里,龙山忆孟嘉。白衣谁送酒,黄菊自开花。塞远书传雁,天昏墨点鸦。凭高穷北望,何处是中华。

不见风流李谪仙,彩笺谁继碧云篇。黄花零落芙蓉老,惟有青山似去年。

春风恰恰破桃李,池馆无人一径深。鸥刷断翎翻水面,蝶抛残粉去花心。诗怀搅我丹颜破,节物催人白发侵。流水伯牙今已矣,世间那复有知音。

从来有口挂虚壁,谁信如今口亦无。因记通身红烂客,无端白纸强涂糊。

风吹黄沙石碛冷,霜苇无声弄寒影。兵尘隔断衡阳云,溪藤卷送潇湘景。芦花雪老菰米秋,芙蓉露下天悠悠。阿奴呼起字不断,写出万斛江南愁。

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