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严州章村放歌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
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
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
尖峰已自刺大虚,峰头更立玉浮屠。
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

作品评述

《过严州章村放歌》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州章村的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石崖削得瘦到筋,
半点也无尘土痕。
正如狻猊走得渴,
下赴江水一口吞。
严滩过却乌龙觜,
两岸秋山夹秋水。
舟中小酌亦不遑,
眼底生愁失苍翠。
尖峰已自刺大虚,
峰头更立玉浮屠。
好山千只复万只,
家里门前一只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描述了石崖削得非常陡峭,没有一丝尘土的痕迹,形象地描绘了山崖的险峻和洁净。接着,作者以狻猊(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口渴下山饮水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江水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在严滩过江时看到的乌龙觜(一种奇特的岩石形状),以及两岸秋山夹着秋水的景色。这些景物的描绘给人以壮丽和宏伟的感觉。

在船中小酌时,作者却无法真正享受,眼底却生出对失去苍翠山色的愁思。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破坏和人类活动对美景的影响的忧虑。

最后几句中,作者以尖峰刺破大虚的形象,表达了对山峰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峰头上的玉浮屠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追求。最后一句则以对家乡景色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环境破坏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祝融峰下烧红叶,应梦山中看白云。足迹未教容易见,谁知天外貌人闻。

手轮摩尼珠,身坐盘陀石。普请大地人,念彼观音力。

一权倚竹偏宜雪,半树歌檐转怕风。客意不平花又拗,和愁挂在夕阳中。

鬓边一点似飞鸦。休把翠钿遮。二年三载,千拦百就,今日天涯。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入人家。要不思量,除非酒醒,休照菱花。

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半脱貂裘雪满鞍,惯将豪举压儒酸。病来意气浑非昨,一炷香烟帐底看。

老来学圃乐年华。茅屋短篱遮。儿孙戏逐田翁去,小桥横、路转三叉。细雨一犁春意,西风万宝生涯。携筇犹记度晴沙。流水带寒鸦。门前少得宽闲地,绕平畴、尽是桑麻。却笑牧童遥指,杏花深处人家。

溪上桥危亭亦高,柳阴直下有鱼舠。夜来雨足洪初涨,突岸冲矶声怒号。

愁人更堪秋日,长似岁难度。相携去、晼晚登高,高极正犯愁处。常是恨、古人无计,看今人痴绝如许。但东篱半醉,残灯自修菊谱。归去来兮,怨调又苦。有寒螀余赋。湖山外、风笛阑干,胡床夜月谁据。恨当时、青云跌宕,天路断、险艰如许。便桥边,卖镜重圆,断肠无数。是谁玉斧,

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泄乳交岩脉,悬流揭浪标。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

御苑含桃树,花开作雪看。谁移荒署里,偏助早春寒。逞素愁金谷,垂珠迟玉盘。不知萧颖士,何意独相残。

小东门外曳筇枝,白葛乌纱自一奇。闲客消遥无吏责,茂阴清润胜花时。茶经每向僧窗读,菰米仍於野艇炊。便觉眼边归路近,镜湖禹庙见参差。

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信红妆。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两意定知无说处,暗垂珠泪湿蚕筐。

曳杖推门去,问讯西溪云。超然人境异,佳气日氤氲。

寒山远欲无,春在冥蒙处。何如扫浮阴,尽放焦嶢露。

二八玉泉分派泠,三千银界出尘清。

忆过君家梅半开,梅花未落我重来。寻常一饭履迹扫,独向君家不记回。

数日秋风早,单衣补未圆。长贫身事缺,多病主人怜。卖药僧归寺,看山客借船。推窗正烟雨,坐看白鸥眠。

才智不足狂有余,此身老健更谁如?齿牢尚可决乾肉,目了未妨观细书。不怪模棱嗤了了,但惊紾臂劝徐徐。晓看瓜垄初牵蔓,一笑呼儿勿废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