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滕斌的《山峡图》
拼音和注音
xiāo xiāo shí èr fēng qián lù , yuè luò yuán tí shuāng wài sh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十二峰:亦作'十二峯'。指川﹑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前路:前路qiánlù∶前面的道路∶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茫茫前路
滕斌
滕斌,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省)人。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 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
原诗
萧萧十二峰前路,月落猿啼霜外树。
半夜谁家上水船,竹枝歌入瞿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