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何橘潭

驻马赤栏桥,余寒著柳条。
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
惜别津亭暮,思归故国遥。
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

作品评述

《别何橘潭》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驻马赤栏桥,
余寒著柳条。
舟车富阳路,
风雨浙江潮。
惜别津亭暮,
思归故国遥。
临行莫惆怅,
回日定花朝。

诗意:
诗人驻足在赤栏桥上,马匹停在栏杆旁,露水沾湿了柳条。舟车经过通往富阳的道路,寒风和雨水伴随着浙江的潮水。在离别的码头亭子中,诗人感到黄昏的临别之情,思念故国遥远。在离行之际,他告诫自己不要沮丧,因为日子会如花朝般回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首先,诗人选择了驻马在赤栏桥上的场景,这一细节使诗人的离别更加真实和鲜活。余寒著柳条的描写传递出寒冷的气氛,与离别的情绪相呼应。接着,诗人用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来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增加了离别的苦楚和无奈感。诗人在别津亭中感叹黄昏的临别之情,表达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并提到思归的遥远。最后两句"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是诗人给自己的告诫,他希望自己不要沮丧,因为日子会如同花朝一样回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离乡背井者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情愫。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庐山山下倒芳樽,八九人家烟水村。千尺云崖春上藓,几重月树夜啼猿。人骑黄鹤去不返,草没丹炉今尚存。携子高歌醉归去,一溪寒碧绕山根。

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

心上无俗事,禅余只好吟。命穷甘白屋,身健直黄金。世路剑关险,侯门沧海深。虚名何必尚,吾志在山林。

复作中年别,仍怀後日忧。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无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棂。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昼夜停。拄杖有时挑菜甲,桔槔无复问畦丁。逢春不出何为者,众醉谁知可独醒。

棠棣日光辉,高襟应序归。来成鸿雁聚,去作凤凰飞。细草承轻传,惊花惨别衣。灞亭春有酒,岐路惜芬菲。

水生浦漵多浮鸭,风急汀洲有断鸿。渺渺江天无限景,一时分付与樵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作佛何曾要裹缠,顶门尚欠世间钱。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

中郎言语妙天下,曾向轩中记旧游。一尺翠珉挥染罢,冰轮夜转屋山头。

绿云飞兴风翎长,翠葆轻摇玉节香。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

泥牛击罢,银幡卸了,又是一番春至。有人耳畔语低低,道宜入、新年吉利。堆盘红缕,浮杯绿蚁,自有及时风味。从今日日是东风,待拚了、偎红倚翠。

梅花似雪。刚被雪来相挫折。雪里梅花。无限精神总属他。梅花无语。只有东君来作主。传语东君。且与梅花作主人。

三分芳髻拢青丝。花下岁仙姿。殢雨情怀,沾风踪迹,相见恨欢迟。能言艳色如桃李,曾折最先枝。冶叶丛中,间花堆里,那有者相知。

闲于独鹤心,大于高松年。迥出万物表,高栖四明巅。千寻直裂峰,百尺倒泻泉。绛雪为我饭,白云为我田。静言不语俗,灵踪时步天。

飞将无时命,庸奴有战勋。谁怜老卫尉,身属大将军。

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才辱东皇造化工,便随飞鹊报帘栊。人间狴犴知无所,天上蓬莱还有宫。酒色半澄春后绿,蜡花全折夜来红。从今泰道能连茹,愿驾苍蟠跃震风。

中兴诸将士,杀身报明主。生前七十创,死后一丘土。岭上生愁云,纷纷不可数。平生忧国心,气结不能吐。肝胆常轮囷,未知死何所。杯酒酹夕阳,临风泪如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