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拼音和注音
jīn tíng qiū yuè yè , shuí jiàn qì lí qún ?
翻译及意思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词语释义
月夜:有月光的夜晚。
秋月:1.秋夜的月亮。2.秋季。
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离群:离群líqún∶离开同伴;心性内向他没有离群或冷漠的性格[shut-in]∶倾向于避免社交自绝于社会的离群的男人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原诗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