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邻几金铃菊

何处见佳菊,秋风汶水阳。
酒浮金铎细,露泛蜜房香。
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依然故人意,不减旧芬芳。

作品评述

《和邻几金铃菊》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花朵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情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何处见佳菊,秋风汶水阳。
酒浮金铎细,露泛蜜房香。
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依然故人意,不减旧芬芳。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金铃菊盛开的画面。作者问道,何处可以看到这美丽的菊花,在汶水的阳光下,随着秋风摇曳。诗中提到的"金铎"是一种形状像铃铛的酒器,酒浮在其中,细细的香气随风飘荡。而菊花上的露水则像蜜房一样散发着甜美的香气。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这个世俗红尘的不屑,他说相逢的地方是君子的堂上,意味着他与朋友相聚的地方是高雅之处,超脱尘世的喧嚣。尽管时光流转,但他们之间的情谊依然如故,没有减损旧日的芬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花朵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红尘世界的疏离和对高雅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访政鸣尧鼓,旌贤走汉轮。帝方惊主父,人已芦平津。笔落三千健,恩颁尺一新。归来前席问,荣路迩严宸。

千岩相望蔽松筠。

墙北走红尘,墙东接白云。山光衣上见,药气酒中闻。此会诚堪惜,穷秋日又曛。人间唯有醉,醉后复何云。

月从东殿生,丛竹照修竦。叶间清露滴,枝上寒禽动。闲觉万虑空,静闻严鼓重。官烛翦更明,相看应似梦。

脚踏浮云身已老,访道修行恨不早。曾见商周全盛时,不及唐虞古风好。

清风凛凛字人官,堪对弥天释道安。不日归朝狎鸳鹭,也须音问寄层峦。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一年一度逢花发,每见花开辄黯然。往事有谁来记忆,春风空老白头年。

多士池塘好,尘中景恐无。年来养鸥鹭,梦不去江湖。泉脉通深涧,风声起短芦。惊鱼跳藻荇,戏蝶上菰蒲。泛泛容渔艇,闲闲载酒壶。涨痕山雨过,翠积岸苔铺。花影沈波底,烟光入座隅。晓香怜杜若,夜浸爱蟾蜍。步逸心难厌,看吟兴不辜。凭君命奇笔,为我写成图。

纷纷多是竞膏腴,砍实谁能下一锄。几见萌心还{左忄右罗}{左忄右霸},只缘无处著工夫。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霙。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登封何以报,因此谢功成。

随流入流,无所分别。处处圜通,头头漏泄。云净八纮天宇宽,万顷波心莲一叶。

彩胜耀朝日,欢言立新春。朝阳披宿霭,颇觉天地温。蔬盘簇细甲,相劝御芳辛。谁云冰霜底,微绿还陈根。我居双老槐,对耸苍龙鳞。岁穷益惨淡,何以慰老人。

树影阴蒙迳,云衣浅扑门。禅心无冷暖,客意自晨昏。涧水鸣孬破,山花野血喷。再来何薄暮,驺从触狐蹲。

时时不甘春著力,年年能占腊前芳。水边攀折此中女,马上嗅寻何处郎。山舍更清栽作援,凤楼偏巧学成妆。团枝密密都如雪,野雀飞来翅合香。

王子自少无他娱,求佳山林结草庐。头童齿豁已衰矣,衣弊屡空常晏如。出游耻怀祢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它日叩门倾白堕,要看著句到黄初。

润陂初上板桥时,欲入江东尚未知。忽见桥心界牌子,脚根一半出江西。

翠麓晚萧骚,无风树亦号。官荣归若辈,诗态忆吾曹。信有忧能死,应无酒可陶。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