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金华兼简周屯田

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
若到金华拂云雾,不应容易见文星。

作品评述

诗词:《送僧之金华兼简周屯田》
朝代:宋代
作者:释重显

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
若到金华拂云雾,不应容易见文星。

译文:
瘦弱的藤蔓缠绕在轻便的鞋上,苔衣与之相伴,
穿越险峰截断遥远的冥冥之路。
如果到达金华,拂去云雾,
也不容易看到那闪耀的文星。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的场景。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离别之情以及前行者所面临的艰难与不易。

赏析:
诗中的瘦藤、轻屦、藓衣等形象描写,通过简练的语言揭示出主题的含义。藤蔓代表着离别者的身影,瘦弱而柔软,与轻便的鞋相伴,强调了行者的孤独与坚毅。藓衣象征着行者在世俗间的尘世束缚,与藤蔓并列,凸显了修行者超脱尘世的追求。

诗中的危峰和杳冥形容了行者所面临的险阻和遥远的道路,暗示着行者的修行之路充满挑战和艰难。而金华则象征着清净和圣洁的境地,表示行者终于达到了心灵的归宿。

诗的最后两句"不应容易见文星"表达了行者在金华之境,即使接近了高尚的文化与知识,也并非容易见到真正的智慧和卓越的人才。这是对行者修行之路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不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行者离别的情景和修行之路的艰辛,同时蕴含着对于追求真正智慧的思考和警示。

诗词推荐

双屦青芒滑,轻衫白苎凉。云生半岩润,麝过一林香。童子持棋局,厨人馈粟浆。归来更清绝,淡月满林塘。

东风来几日,穷巷不见春。不知得花由,只见插花人。东风能几时,听尔多欢欣。徒恐春风归,汝我同悲辛。

之子有雄文,风标秀不群。低飞从墨绶,逸志在青云。柳色临流动,春光到县分。贤人多静理,未爽醉醺醺。

赫赫高禖,万世所祀。其德不回,锡兹福祉。蕃衍椒聊,和平芣莒。傅类降康,世济其美。

正好回头,堪当下手,搜寻密妙。此个圆成,无教沉溺,须是令分晓。火坑休认,凡笼莫入,两事锐然先跳。惺来后、赢取三光,时时顶戴相照。灵明一点,常随五彩,九转便通关要。透出昆仑,莹传清净,朗听金鸡叫。月华辉耀,星光盈满,此处玉花香袅。得玄玄、玄里真宗,这番了

雁荡英英云,孤凰云中吟。风吹五色羽,随此半山林。桐花作秋枯,野桑空绿沉。苦萁不致醉,鴞食予何心。凰兮归去来,岐山有高吟。

万顷洪涛里,巍然阅古今。云烟三岛接,花木四时深。乱石维舟住,西风倚槛吟。朝宗知不断,凄切此时心。

朝行市尘中,奔马不可及。暮涉清溪流,芒屦了不湿,岩扉一丹灶,山路两书笈。白驴可置掌,童子亦绝粒。邂逅安期生,电逝不暇揖。太华独嶷然,万仞道傍立。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借问卢耽鹤,西飞几岁还。

夜坐冷竹声,二三高人语。灯窗看律钞,小师别为侣。雪檐晴滴滴,茗碗华举举。磬音多风飚,声韵闻江楚。官街不相隔,诗思空愁予。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伫。

梅花处处满枝开。酒力荡吟怀。烟染藏鸦万缕,东风扶起春来。幽禽啼树,戏鱼跳日,水碧如苔。若个仙翁画得,翠微倒影楼台。

归早开迟两寂寥,经年不见董妖娆。芳心未展缘何事,半是閒愁半是娇。

老去心犹壮,天边岁欲除。喜行新过路,如读未看书。溪水萦回净,人家远近居。梅花正愁绝,薄暮雨疏疏。

能消永日是摴蒱,坑堑由来似宦途。两掷未终楗橛内,座中何惜为呼卢。

愁向东华蹋软红,暂归旧隐乐无穷。石池洗药涓涓水,渔艇投竿嫋嫋风。尽日醉醒菱唱里,邻家来往竹阴中。何须列戟长安第,四面云山拥此翁。

不复入城市,乱山围一村。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病久筋力缓,眠多头日昏。无人来谷口,苔藓上松门。

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可喜煞,巧笔难描画。他,困倚在秋千架。

一笑登临晚,江流接太虚。自惭云出岫,争讶雨随车。慷慨十围柳,周回千里鱼。故园堤好在,夜梦绕吾庐。

先生老去饮无兴,居士病来闲有馀。犹觉醉吟多放逸,不如禅定更清虚。柘枝紫袖教丸药,羯鼓苍头遣种蔬。却被山僧戏相问,一时改业意何如。

夫差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妖艳恩馀宫露浊,忠臣心苦海山青。萧条陵陇侵寒水,仿佛楼台出杳冥。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