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答祁七苞孙(其三)》
拼音和注音
jìng hú jiā zài jìng hú qiáo , lán yì wéi shí zòu yù x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镜湖: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东汉永和五年公元年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镜湖佳在镜湖桥,兰枻维时奏玉箫。
东市虽然琴散绝,西秦尚未筑声消。
能逢句践方君子,莫吊湘累只大招。
慷慨肯教生白发,衔杯且趁落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