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三首

杜欲诛云师,韩将讼风伯。
水旱不由天,那是诗人责。

作品评述

《绝句三首》是宋代陆文圭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探讨了社会风气和人们对命运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公和苦难的愤慨和质问。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杜欲诛云师,
韩将讼风伯。
水旱不由天,
那是诗人责。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命运的质疑。诗的第一句“杜欲诛云师”,暗指了杜甫的《杂诗》中的一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里的“云师”指的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权贵和官员,他们以权谋私,不顾民生疾苦,诗人希望能够除掉他们。第二句“韩将讼风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上的不公正和法律的腐败现象,诗人希望能够有人能够理性公正地处理纷争和争议。

接下来的两句“水旱不由天,那是诗人责”,表达了诗人对灾害和苦难的看法。诗人认为,水旱灾害不是天灾,而是社会不公和统治者的不作为所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质疑和对当权者的批评,诗中的“责”字充满了诗人的愤怒和不满情绪。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质疑。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词唤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反思,呼吁社会的公正和公平。这首诗词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满和愤怒情绪,给人以思考和触动。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世界庵摩勒果,圣贤优钵昙华。但解折衷六艺,何须和会三家。

到处江山非不佳,不归佛屋即仙家。南山自好不归去,落魄赋诗天一涯。

渐欣长昼暖,欲解短炉围。春色已如此,故园犹未归。韦编今日事,回首去年非。镜里衰迟色,多惭壮志违。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银缸挑尽,纱窗未晓,独拥寒衾一半。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野老门前云覆溪,雨晴云气亦霏微。水生芦筍纖纖长,日暖杨花细细飞。得食慈乌皆反哺,卷帘乳燕自知归。天涯物色堪行乐,况复淮西近解围。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老杜名留修览寺,东坡诗在妙高台。新凉拟洲登山屐,莫待黄花逸与催。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渐老襟怀已足悲,登高节物可无诗。秋声飒爽侵蓬鬓,晚意萧条伴菊枝。故里江山寻好处,重阳樽酒负当时。天边鸿雁随南望,忆弟双眸泪欲垂。

净法办身,驴腮马面。本无出没,万化千变。

繁华莫叹异升平,到郡初烦露冕行。幕下吏书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声。潮来两渡皆侵岸,日落诸山半入城。休沐南屏烦一到,松间寻我旧题名。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鬼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江里石头争献瑞。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

山高激迅湍,清振林下响。飞雪溅千岩,白虹垂万丈。来此坐移时,森然毛发爽。

假邑邀真邑命分,明庭元有至公存。每锄奸弊同荆棘,唯抚孤惸似子孙。折狱不曾偏下笔,灵襟长是大开门。新衔便合兼朱绂,应待苍生更举论。

甫出车延玉座倾,黄金无复赎娉婷。骚人更望胡人返,不识松楸拱渭陵。

艳红香白遍游人,花柳酣歌识太平。野客独谙閒意趣,草烟空爱一川明。

山色愁予渺渺青,平生心事杜鹃行。霜饕雪虐天终定,岁晚江空冰自清。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离明坤顺文箕事,此是先生素讲明。

曲曲河回复,青青草接连。去帆风力满,来雁一声先。野旷低归鸟,江平进晚牵。望乡从此始,留眼未须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