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早秋偶兴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作品评述

《湖上早秋偶兴》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早秋的湖上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秋天的赞美。

诗词中的“芙蓉花”是一种美丽的水生花卉,诗人以坐卧在芙蓉花上作为开头,展示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芙蓉花散发出清香,长久地萦绕在饮料中,给人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觉。

接着,诗人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来形容秋天的景象。他提到了“金风”和“玉露”,形容风清扫着金黄的秋叶,露水洒在了玉石般的湖面上。这些意象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最后两句“并作诗人富贵秋”,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在秋天这个时节,诗人感受到了自身的内心丰富和富有。这里的“富贵秋”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思想世界丰富多彩,也可以理解为他在秋天这个季节里感受到的满足和幸福。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湖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融洽与美好。通过对细腻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愉悦。这首诗通过语言的优美和意象的生动,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秋日景象中,让人感受到秋天的韵律和诗意。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冰复结。红干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我观圣人意,鲁史

孤灯寂寂夜堂深,寒雨潇潇乡竹林。文抵浮生只如此,不须衰怨动悲间。

夜半明星当午现,愚夫犹待晓鸡鸣。可怜自屎不知臭,又欲得新牛似人。

买地不惜钱,为多芳桂丛。所期在清凉,坐起闻香风。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

各章古木影萧森,未必山林如许深。才见眼前成绿暗,一年又负种花心。

呼童具鸡黍,颇识故人期。竹馆忽枉驾,山樽聊解颐。醉歌返北郭,春雨生东陂。便与千峰隔,登高空复思。

鲁简多年屋壁藏,始营翚棘瞰堂皇。髹厨四匝香防蠹,镂椠千题缥制囊。定与乡人评月旦,何妨婢子诵灵光。良辰更此邀清赏,庭树交阴隽味长。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清游当日兴怡融,无奈如比雨映空。闻道只今方烂漫,莫教飞趁楝花风。

疏钟余逸响,野烧矗孤烟。轻暖花边日,微寒雨后天。才能拆袜线,诗思上滩船。却忆峨嵋老,杯停已百篇。

远从溧里上潼川,渚宿岩栖约半年。老子情怀原不浅,扁舟风景浩无边。故乡兵后几人在,明月秋中何处圆。母氏悬悬兄弟望,顺流及早理归船。

南苑垂鞭路冷,西楼把袂人稀。庭花犹有鬓边枝。且插残红自醉。画幕凉催燕去,香屏晓放云归。依前青枕梦回时。试问闲愁有几。

卧疾来早晚,悬悬将十旬。婢能寻本草,犬不吠医人。酒瓮全生醭,歌筵半委尘。风光还欲好,争向枕前春。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飘空。

湖上青山绕屋斜,萧条重枉使君车。到来纵遣柴门闭,只在东邻卖酒家。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疏傅里闾寻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人与境空,境与人会。百尺竿头,一采两赛。

陈氏源流远,吾犹及纪群。昔惟知伯氏,今又识郎君。后学尊师友,先贤贱艺文。沧洲书册在,努力缉前闻。

登山临水分无期,泉石烟霞今属谁。君到嵩阳吟此句,与教二十六峰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