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志学聘君题惠麓秋晴图(甲寅立冬日)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谿声。
涤烦老去卢鸿一,谢俗归来卫叔卿。
未必《茶经》随火化,拟寻茅屋待春耕。
卧游画里违清赏,裹茗它年石上烹。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为志学聘君题惠麓秋晴图(甲寅立冬日)》

第二泉头坐晚晴,
满林松籁杂谿声。
涤烦老去卢鸿一,
谢俗归来卫叔卿。

未必《茶经》随火化,
拟寻茅屋待春耕。
卧游画里违清赏,
裹茗它年石上烹。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坐在第二泉头,享受着晚晴的宁静,
满林间松树的吟唱与山谷的回响交织在一起。
洗涤烦扰,老去的卢鸿只是一个人,
告别尘世归来的是卫叔卿。

并非一定要将《茶经》付之一炬,
我打算寻找一间茅屋,等待春天的耕种。
躺卧于画中违背了清雅的欣赏,
将来,我将在山石上烹制着裹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一个秋天的晴朗傍晚坐在第二泉头的景致。周围的林中松树发出悦耳的声音,回荡在山谷间。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烦扰和纷扰的洗涤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田园、返璞归真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卢鸿和卫叔卿是历史上的两位职官,暗喻了作者告别尘世的决心。卢鸿表示老去的烦恼,而卫叔卿则代表了返璞归真的选择。

诗人提到了《茶经》,表达了对茶道的喜爱和追求。然而,他提出了一个反思:是否一定要将《茶经》随火化(指放弃),暗示了对传统与现实的思考和选择。诗人决定寻找一间茅屋,等待春天的到来,意味着他希望在自然中寻求宁静和平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雅生活的向往,但他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他将来裹茗(泡茶)时,可能无法在清雅的环境中享受,而是在石头上泡茶,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妥协。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致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表达了对清雅生活和回归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和妥协。

诗词推荐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炎炎进火不住添。要晓得通红无焰烟。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如此三千。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家园自有甘露泉。要浇灌黄芽长瑞莲。幽远待得来,与

虫声已尽菊花干,共立松阴向晚寒。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早年初问法,因悟目中花。忽值胡雏起,芟夷若乱麻。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迹与空门合,心将世路赊。东田已芜没,南涧益伤嗟。崇替惊人事,凋残感物华。知君过我里,惆怅旧烟霞。

新台有泚[1],河水渳渳[2]。嬿婉之求,籧篨[3]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嬿婉之求,籧篨[3]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荡暖花风满路。织翠柳阴和雾。曲池斗草旧游处。忆试春衫白苎。暗惊节意朱弦柱。送春去。晓来一阵扫花雨。惆怅蔷薇在否。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衡茅林麓下,春色已微茫。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樵期多独往,茶事不全忙。双鹭有时起,横飞过野塘。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庐陵涑水携参佐,媚紫娇黄左与姚。何物山丹炫流俗,雒生懊恼愠蓬飘。

椒盘为计定春前,客裹那知岁籥迁。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

范仙最所长,画牛诚绝笔。围模大小定,毛孔不少失。膊腕与腹胯,一牛动数日。惟我颇得之,卧起尽纤悉。

中宵天色净,片月出沧洲。皎洁临孤岛,婵娟入乱流。应同故园夜,独起异乡愁。那得休蓬转,从君上庾楼。

帆在天边客倚楼,此时相望最离忧。星槎路远迷全影,绣被香遥认半讴。不见鲛盘休坠涕,莫逢莲叶更障羞。石城艇子知非是,始信无愁果有愁。

竹扉常昼掩,幽僻置身安。自委渔樵分,因思出处难。周庭方设燎,汉将尚封坛。莫问渔樵意,人寰事万端。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策杖凌晨出,携筐薄暮归。未知故山荔,何似首阳薇。

浪仙句法得全功,崔子区区立下风。客冢相望归不得,青衫憔悴两君同。

诗家本多感,况值广陵春。暖驻含窗日,香馀醉袖尘。浮名皆有分,一笑最关身。自此容依托,清才两故人。

恼之银屏绣阁。不道鲛绡薄。嘶骑匆匆尘漠漠。还过夕阳村落。乱山千叠无情。今宵遮断愁人。两处香消梦觉,一般晓月秋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