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见寄

触事如棋一一低,昏然一睡更何知。
贾生流落南迁后,陶令衰迟归去时。
去住由人真水母,箪瓢粗足亦山雌。
年来未省谈尧舜,一吷粗疏岂足吹。

作品评述

《次韵王巩见寄》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触事如棋一一低,
昏然一睡更何知。
贾生流落南迁后,
陶令衰迟归去时。
去住由人真水母,
箪瓢粗足亦山雌。
年来未省谈尧舜,
一吷粗疏岂足吹。

中文译文:
遇到的事情如同下棋一样失败,
陷入昏沉的睡眠,更加不知所措。
贾生流落在南方,迁徙的岁月过去,
陶令的才华逐渐衰退,离去的时光。
去留取决于别人,真正的水母是由人为的,
箪瓢粗糙的器物也能代表山的雌性。
这些年来从未省察过讨论尧舜的事情,
一篇粗疏的吟咏怎能足够吹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境遇和才华的描绘,反映出苏辙对自身经历和时代现实的思考。诗人以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展示了自己的困惑与迷茫。

诗中的第一、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困顿之感。他将人生比作下棋,不断受挫,然后陷入昏沉的睡眠,对未来一无所知。这种无力感和迷茫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接下来,诗人以贾生和陶令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才华的反思。贾生和陶令都是古代文人,但他们的命运却不尽相同。贾生流落南方,而陶令的才情渐渐衰退,离去的时光已经过去。这种对才华的衰退和失去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身才华逐渐凋零的忧虑。

最后两句以水母和箪瓢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掌控性。水母代表了去留由人的命运,箪瓢则象征着粗糙和平凡的生活。诗人认为,人生的去留和境遇是由他人决定的,而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他的才华或许像箪瓢一样粗糙,无法与尧舜相提并论,因此不能够引起他人的赞美和关注。

整首诗以简练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自我怀疑。通过对人生和才华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身价值的质疑。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面前的无奈和迷茫。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威凤集阿阁,所不矜爪咮。饥鸱得腐鼠,不敢喙瓦窦。有时脱翔去,鸱喙当正昼。饱能出妖声,呼起百怪斗。有狐毳九尾,有蛇歧两首。一足夔跃跃,四目蒙贸贸。鸱如喙不已,实恐颠载覆。仰吁太古帝,长使凤居守。

深水取鱼长信命,不曾将酒祭江神。

督府由来十六秋,几回祈去几回留。人称姬旦三朝辅,谁羡鸱夷一舸游。葛岭春风天地醉,芜湖夜月古今愁。平生心事青编在,身与皇家共戚休。

旆旆黄茆泼眼明,荒郊尽日绝人行。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

迹暗心多感,神疲梦不游。惊舟同厌夜,独树对悲秋。晚角和人战,残星入汉流。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

巷南敲板报残更,街北弹丝行诵经。已被两人惊梦断,谁家风鸽斗鸣铃?

吾侪自由身,声利为缠索。不有山林幽,何以宽此缚。熏炉仍茗碗,钩窗共盘礴。何必睹史天,是中差可乐。

吴头楚尾几名邦,公以循良达舜廊。未把勋庸齐冠邓,直将教化继龚黄。蠹蠲前政人云乐,最上诸司议曰臧。只恐周庐赖弹压,芝泥趣召觐清光。

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中间隔云雾,顷刻变熊千。惟当自作乐,上界岂和邻。接竹风撼郭,倒尊水号川。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忠惠松楸过者饮,谁知藏伏祸机深。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下马三号空抆泪,磔蟆万段亦甘心。迩来野外无全塚,谩使闲人愤满襟。

圣世优容许乞身,归来犹幸齿齐民。渔家那有悬车地,蔬食何施祝鲠人。獠婢临溪漂衣絮,蛮童扫叶续炊薪。生涯如此仍秋暮,赖是从来惯处贫。

洲前白鹭几时飞?芳草王孙归未归?二水依然台下过,阿谁演念家山破。

或棹孤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长溪。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亭傍乔木拂云天,亭下高桅泊晚湾。白是张骞曾泛水,青疑徐福所求山。羊城隔雾愁回首,鲸浸收风喜见颜。却笑金乌并玉兔,辛勤出没雪涛间。

直道年来冷似菰,西山去后有人扶。王郎此段真奇特,又喜三山出介夫。

圣君图治事如何,但见风云气象和。公似一夔奚翅足,我如乘雁岂加多。西郊索索飘黄叶,南浦鳞鳞起绿波。今日邮亭休恨别,行看麻制草銮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