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支使之长安

幕府清资新雨露,高阳旧第久尘埃。
百年遗老知谁在,应喜辽东鹤下来。

作品评述

《送吴支使之长安》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幕府清资新雨露,
高阳旧第久尘埃。
百年遗老知谁在,
应喜辽东鹤下来。

译文:
新的雨露滋润了幕府的清资,
高阳的旧第经久沉尘。
百年的遗老们谁还在,
应当高兴,辽东的鹤降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送吴支使离开高阳返回长安的情景。诗中的"幕府清资新雨露"意味着吴支使作为朝廷的使者,将带着新的政策和措施来滋润高阳的幕府,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高阳旧第久尘埃"表达了高阳的旧宅已经经过漫长的岁月沉尘,代表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同时也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百年遗老知谁在"表明了时光的流转,百年过去了,曾经熟悉的老人们已经不知所踪,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友们的思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应喜辽东鹤下来"是整首诗的亮点和结尾。辽东的鹤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和长寿的鸟,它的到来象征着好运和吉祥的降临,也预示着吴支使的归来将带来新的希望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吴支使离开和归来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祝愿。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象征手法,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永夜清宵保所为,辽天宝月共相辉。泥牛入海无消息,一声木马大阳随。

如鷳非鹤自精神,天地江湖快尔生。既不鹃吟因甚瘦,何尝食素也能清。随身钓具去无计,到处画图来便成。见说得鱼归较晚,芦花滩上月偏明。

紫陌暖风细,露房山更深。蜜甜不知味,万花空损心。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性在体内,影在形外。必往体随,形行影会。体性不存,形影安在。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遥知彼俗经兵後,应望名公走马来。陛下柬求今日始,胸中包畜此时开。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堪笑陋陋昏鄙甚,略无谋术赞行台。

春风旗鼓石头城。急麾兵。斩长鲸。缓带轻裘,乘胜诗蛮荆。蚁聚蜂屯三十万,军面缚,赴行营。舳舻千里大江横。凯歌声。犬羊惊。尊俎风流,谈笑酒徐倾。北望旄头今已灭,河汉淡,两台星。

一派远光澄碧月,万株耸翠猎金飙。陶仙谩学长生术,暑往寒来更寂寥。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断肠人恨馀香换。换香馀恨人肠断。尘暗锁窗春。春窗锁暗尘。小花檐月晓。晓月檐花小。屏掩半山青。青山半掩屏。

青门无路入清朝,滥作将军最下僚。同舍尽归身独在,晚风开印叶萧萧。

几对丹霞斗活机,恶心肠有老爷知。笊篱妥得春风满,不直分文卖与谁。

柴车无与驾,篷艇亦须人。赖有拄杖子,能扶羸病身。云山翠屏合,烟月玉钩新。萧散湖塘路,微风吹葛巾。

沟堪揭厉难车水,雨怕讥征不入城。沃野燥刚妨种艺,老农歌哭不成声。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为亲敢说宦情轻,公退委蛇懒自营。朝路一时偕雨进,适斋新句已先成。圉师况复今同里,武子非惟爱外生。旧日阿重今欲冠,此恩更欲到弥甥。

八月涛江五月湖,画图一见粟生肤。君家奄有两奇观,更觉天真胜画图。

荒山荦确倦征行,溪畔逢梅照眼明。枝袅霜天寒日薄,影沉碧涧晚流清。最怜雪后开来瘦,可忍风前落去轻。却悔折归无可赠,旧游千里但凝情。

西南人物早推先,入践华途誉望全。朱邸谈经忠贯日,黄扉批敕力回天。敬王素学真无负,忧国沉疴竟莫痊。初政遽辜求助意,忍观遗事照青编。

湖面玻璃生素烟,薰人暖日小春天。芙蓉将近霜前淡,台馆谁添乱后妍。荒草欲寻苏小墓,斜阳半载米家船。伤心时事犹难料,且拚新丰买酒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