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制干二首

一笑无烦论古今,就中首肯即吾真。
君今正与司南合,直指何曾更问人。

作品评述

《送于制干二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宝昙,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笑无烦论古今,
就中首肯即吾真。
君今正与司南合,
直指何曾更问人。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首句"一笑无烦论古今"传达了诗人超然的心态,他以一笑对待世间的烦恼和纷争,表明自己对于古今的事物都持宽容的态度。"就中首肯即吾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真实的肯定,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不需要向他人寻求认同。

接下来两句"君今正与司南合,直指何曾更问人"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君主的赞赏。诗中的"司南"在这里代指君主,诗人认为君主正在与道德高尚的司南合作,指引着国家的方向,而不去听从他人的建议或干涉。这种直指正是诗人所推崇的,他认为不需要过多地咨询他人,而是应该坚定地追求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超然的心态和对于自己选择的坚定信念。通过对君主的赞赏,诗人呼吁人们要秉持正直和坚定的立场,不受他人的影响,追寻自己内心的真实和正确。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自由境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不到仙山二十年,道人双鬓亦皤然。却看翠岭千寻石,又汎清溪九曲船。目极已高聊自喜,身轻欲上可无缘。只应猿鹤遥相认,笑我归耕未有田。

病著经旬卧小斋,一窗萤雪与谁偕。季宣易尚资到溉,茂叔书曾取寿涯。志苦白头宁退惰,论孤黄吻竞攻排。兔园册子俱拈起,且放芙蓉月照怀。

间错浮筠冷更严,长松低顾拂苍髯。清标总是君朋侣,桃李相望几陛帘。

诸孙晚下学,髻脱绕园行。互笑藏?拙,争言斗草赢。爷严责程课,翁爱哺饴饧。富贵宁期汝?他年且力耕。

彤云散不雨,赫日吁可畏。端坐犹挥汗,出门岂容易。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复想驿路中,红尘走马使。征夫更辛苦,逐客弥憔悴。日入尚趋程,宵分不遑寐。安知北窗叟,偃卧风飒至。簟拂碧龙鳞,扇摇白鹤翅。岂唯身所得,兼示心无事。谁言苦热天,元有清凉地。勃勃旱尘气,炎炎

大儿肩锄出茅屋,小儿倾盘糁新粟。春来雪稀雨不成,田虽翻犁苦未足。呜呼农人今向太平年,安得甘雨一洒万物皆醒然。

蕲簟未经春,君先拭翠筠。知为热时物,预与瘴中人。碾玉连心润,编牙小片珍。霜凝青汗简,冰透碧游鳞。水魄轻涵黛,琉璃薄带尘。梦成伤冷滑,惊卧老龙身。

山甫病归峡,僧言药有瘳。自怜三岁长,多白几分头。水鸟工吟夜,阴蛩苦话秋。诗人多病瘧,强饭更何忧。

东篱秋色照疏芜,挽结高花不用扶。净洗西风尘土面,来看金碧万浮图。

新来酒户。想胜看花处。带得春行平壤路。同笑同歌同住。滦阳却近山家。芒鞋夜夜丹霞。流水落花归思,苍烟白石生涯。

蹴踘鞵尖尘不涴,臂鹰袖窄样新裁。社中年少相容否,也待鲜衣染鬓来。

邯郸全盛时,人物自都雅。更得幽并儿,豪气阴相假。生求赵王剑,千金不论价。力购燕国姝,临高起亭榭。使酒丛台上,夜猎西陵下。闻说五陵儿,臂鹰驰犬马。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谁遣常时月,偏从此夜明。暗添珠百倍,潜感兔多生。

当年平贼立殊勳,时不旌贤事忍闻。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

霖雨遂兼旬,瘴雾盈川谷。霏阴入户浮,涧气滋帷褥。溟蒙飞泽远,散漫何时足。骤响决流渠,惊洪发平陆。翔禽困滞翼,穴兽思冯木,衡茅日萎坏,环堵无完筑。眬匆晚色霁,草树晞华沐。长雷夜复兴,濯濯鸣高屋。抚枕不能寐,沈忧萃心曲。

东山正脉,不绝如线。睡虎去无踪,一斑今复见。

三分芳髻拢青丝。花下岁仙姿。殢雨情怀,沾风踪迹,相见恨欢迟。能言艳色如桃李,曾折最先枝。冶叶丛中,间花堆里,那有者相知。

霜天无物不凋残,忽见青蕤羽葆攒。欲制颓龄须耐冷,一阳定有落英餐。

寒衣草木皮,饥饭葵藿根。不为孟夫子,岂识市井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