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司马光的《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chóu chàng táng yīn xià , rén fēng shàng ǎi r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惆怅:(形)失意,伤感:无限~。
风尚:(名)指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要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社会~。[近]风气。
蔼然:1.云集的样子。2.和悦的样子。3.云烟弥漫貌。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原诗
辞华已独步,政治复无前。
吏不容三穴,民皆戴二天。
于今知和寡,自古愧才偏。
惆怅棠阴下,仁风尚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