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宜人李氏

养成中馈德,留与后人言。
翰墨其余事,诗书盖上根。
不徒为大母,犹复见曾孙。
萧瑟堂前意,青葱雨后萱。

作品评述

《挽宜人李氏》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养成中馈德,留与后人言。
翰墨其余事,诗书盖上根。
不徒为大母,犹复见曾孙。
萧瑟堂前意,青葱雨后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氏女士的挽歌和赞美。诗人曾丰通过赞美李氏女士的卓越品德和文化修养,传达了对她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首先,诗人提到"养成中馈德,留与后人言",意味着李氏女士不仅在生活中培养了美好的品德,而且她的美德将被后人传颂和传承。这表达了诗人对她高尚道德的赞赏,并希望她的美德能够流传下去,影响后代。

接着,诗人提到"翰墨其余事,诗书盖上根",强调李氏女士对文化和学问的追求。翰墨指代文学艺术,诗书则代表了学问知识。诗人认为这些文化艺术和学问是人类文明的根基,而李氏女士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表达了诗人对她卓越文化素养的赞美。

继而,诗人写道"不徒为大母,犹复见曾孙",表达了对李氏女士的敬爱之情。这里的大母指的是家中的长辈,而诗人认为李氏女士的影响不仅限于家庭,还能传承给下一代,甚至影响曾孙。这表明李氏女士的美德和文化传统将代代相传,对后代产生持久的影响。

最后,诗人描述了"萧瑟堂前意,青葱雨后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萧瑟堂前意指的是凄凉的庭院意境,而青葱雨后的萱花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这里的意象与李氏女士的离世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赞美李氏女士的品德和文化修养,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敬爱、怀念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感人之处。这首诗词既是对一个伟大女性的颂扬,也是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价值的肯定。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世情殊不足,风俗岂能淳?老棘余生意,槁花空悟春。相逢非古意,在我着乌巾。

身如水有沤,病如云无根,方其未散间,妄谓有我存;沤坏水渺然,云灭宁遗痕?回首乃可笑,妄想生怨恩。念我曩昔时,一笏朝帝阍。既老复何为,钓鱼石帆村。今年病卧久,惨痛不可言,一念忽超诣,二竖皆忙奔。吾居本广大,谈笑决其藩。还持一尊酒,往酹湘水魂。

转了头厅屡乞归,已将传舍视黄扉。江湖不欠鱼羹饭,直为君恩未拂衣。

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而今又是春时。清梦只、孤山赋诗。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

相望数舍已云疎,远别何因执子祛。漫仕想应同捧檄,旧闻当不废观书。月明淮水空陈迹,山绕新亭有故墟。暇日更须频访古,因来为我道何如。

六十复过六,逐物何当足。善恶两都忘,宁论择鱼肉。流光速于电,至道明如烛。孰谓吾庐卑,随时自凉燠。

剑蜀金汤孰敢争,子阳才业匪雄英。方知在德不在险,危栈何曾阻汉兵。

显老明禅,入理深渊。文殊为体,妙用普贤。凤山得旨,妙契南源。三株树下,坐断云烟。金刚作眼,鼻孔辽天。言谈讽咏,草木皆鲜。钦风久矣,偶睹惠然。如天甘露,沃我心田。希有希有,世外金仙。老婆心切,示我窥鞭。自知本有,久被尘缠。普光明殿,海印俱全。弥勒阁中了,了了

行心宁肯住,南去与谁群。碧落高空处,清秋一片云。穿林瓶影灭,背雨锡声分。应笑游方久,龙钟楚水濆。

在昔先师。任诚师天。刻意岂高。江海非闲。守道顺性。乐兹丘园。偕友之唱。敬悦在篇。霜露荏苒。日月如捐。相望式遄。言归言旋。

罗幕重重,画堂迎腊和风转。玳筵高展。知是群仙宴。银鸭香浮,红袖翻歌扇。金杯劝。深深祝愿。争把蟠桃献。

暮云衰草连天远。不记离人怨。可怜无处不关情。梦断孤鸿哀怨、两三声。恨眉醉眼何时见。夜夜相思遍。梧桐叶落候蛩秋。唯有一江烟雨、替人愁。

两岸尘埃终不到,四檐风月冷无声。路从碧树阴中断,人向红莲影里行。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

摆落尘埃步入山,与僧相对浃旬间。鹤林却笑题诗客,只得浮生半日闲。

新雁来时岁又残,丹枫数树照江干。前山云起忽成暝,陋屋雨来初变寒。身退已收清禁梦,里居终出上恩宽。作诗老恨无奇思,时取囊中断稿看。

莳果蔬泉带浅山,柴门虽设要常关。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归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