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

舜德尧仁化犬戎,许提河陇款皇风。
指挥貙武皆神算,恢拓乾坤是圣功。
四帅有征无汗马,七关虽戍已弢弓。
天留此事还英主,不在他年在大中。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唐代马植所作,题为《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舜德尧仁化犬戎,
许提河陇款皇风。
指挥貙武皆神算,
恢拓乾坤是圣功。
四帅有征无汗马,
七关虽戍已弢弓。
天留此事还英主,
不在他年在大中。

诗意:
这首诗以和平与治理国家为主题,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赞美和对圣明的颂扬。诗中提到了舜、德、尧、仁等传世圣君,以及指挥军队、武将的才智和英勇。诗人认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是圣君的功绩,他们开拓了广阔的疆域,使国家繁荣昌盛。四位帅臣无需用兵力征服敌国,七座关隘虽然有军队驻守,但已经没有了战事。诗人相信,这一切成就是由于圣明君主的执政和统治。

赏析:
这首诗词以唐代的政治局势为背景,赞美了当时的和平繁荣。诗人通过提到舜、德、尧、仁等神话中的圣君,强调了君主的贤明和仁德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一系列象征和修辞手法,如将武将比喻为神算的虎豹,将国家的疆域拓展比喻为恢拓乾坤,以及表达对圣明君主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词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用词简练而含义丰富。通过描绘和平时代的景象,诗人传递了对国家繁荣和君主英明统治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展示了马植对唐代时期的政治局势的理解和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圣君的崇敬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推荐

大热早复暮,幽居如火围。更无风稍快,只有汗频挥。袒露忧生客,沾濡怕熟衣。何当生两翼,直近广寒飞。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竹窗时听野禽鸣。更有松风成韵。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仗闲行。呼童开酒荐杯羹。欲睡携书就枕。

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只愁此纸卷春去,明日重来花在地。

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

愔愔四壁空,宛宛一室奥;雨声静更闻,雨气深不到。下帘设纸屏,篝火支药灶。勿言此幽陋,足以养衰眊。颇闻闾里间,比夕多狗盗,游徼无乃阙,鳏寡将孰告?家贫未决去,禄食当念报,卧痾畴敢安,起立掷吾帽!

寄傲宁须门柳,哦诗不必庭松。伴我虚心直节,领渠明月清风。

我是延平旧史君,忍闻水沴欲销魂。人言辛酉溪流涨,更减今年丈二痕。

邻圃代曾经,僧园种得成。不关新雨过,自是绝尘生。疎直能明眼,幽深足叙情。何当共携被,重此听秋声。

面带青山色,道人何处来。一台县日月,两袖裹风雷。铅鼎养活火,寒炉拨死灰。出寻方外友,不语又空回。

林峦深密地,怪石紫苔存。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浮云沉水底,落叶走山根。最喜倾杯处,高僧遇老温。

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不是客愁眠不得,此山诗在此香中。

背如刀截机头锦,面似升量涧底泉。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

经学高余子,躬行慕古人。儒风三叶秀,和气一门春。台岭渐摩久,铜官抚字均。庠东亡二老,凝望倍沾巾。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尽道吴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不拟今年到歙州,要知行止岂人谋。一百五日客怀恶,三十六峰春雨愁。老矣此身犹道路,凄其归梦绕松楸。花瓢仙子无由见,千里江山负远游。

雪花打帽风搅须,宽衣破靴骑蹇驴。先生自是山泽癯,瘦名之传岂为虚?穷吟苦思不觉老,知音幸遇韩京兆。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犹能为君道。清声千古在世间,好诗句句夸浪仙。我恨后生五百年,不得抵掌谈微玄。形骸孤陋向岩壑,竹冠草衣空卓荦。披图挹之嗟寂寞,断桥流水梅花落。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回瞻平芜尽,洪流豁中区。气吞江山势,色净氛霭无。灵长习水德,胜势当地枢。朝宗动归心,万里思鸿途。

京洛逢春思昔时,翩翩游骑醉中归。平川花柳浓如锦,树树树头蜂蝶飞。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已教清彻骨,更向月中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