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作品评述

《念奴娇》是沈瀛(shěn yíng)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
Nian Nu Jiao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
时光如转动的车轮,更何况生死之事重大,
Time passes like a turning wheel, and the matters of life and death are even more significant.

无常迅速。学道参禅、要识取,
世事无常,转瞬即逝。学习修道、参禅悟道,需懂得领悟,
Impermanence is swift. To study the Dao and meditate, one must understand and grasp it.

自家本来面目。
原本的真实面貌,
One's true nature.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在喧嚣中摆脱纷争,静心打坐,从旁观看传灯的记录。
Amidst the chaos, let go of conflicts; in tranquility, engage in meditation and leisurely observe the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wisdom.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记住对话的要点,必须在实际生活中加以熟练实践。
Remember the essence of conversations and practice them proficiently in daily life.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不要让它们中断,时时刻刻相互连接。
In the twelve hours of a day, do not let them be interrupted; let them flow and connect continuously.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称之为竹篦时则背负,不称之为竹篦则触碰。
Call it a bamboo comb, and it is carried on the back; do not call it a bamboo comb, and it becomes a touch.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斩断猫儿的牵绊,问问狗子,进一步参访高僧。
Cut off the attachment to the cat, ask the dog, and further seek guidance from esteemed monks.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突然一瞥,湛蓝的潭水冷冽地浸泡着寒冷的玉石。
Suddenly, a glimpse of the icy pond, where the cold jade is immersed in the clear water.

诗意与赏析:
《念奴娇》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生死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与清明的意愿。

诗中提到学习道教参禅和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在喧嚣中寻找宁静,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本质和面目。作者强调要记住对话的要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以此来保持对道的领悟。他提到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表示时间的流逝是不可中断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连续的思考和行动。

诗中还通过竹篦和狗子的比喻,表达了放下执着和追求的含义。竹篦代表执着的名号,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外在的定义时,就能够自由地触摸事物的本质。斩断猫儿的牵绊,问问狗子,进一步参访高僧,是在告诫人们要超越表象,寻求内心的真正觉悟和智慧。

最后,诗中的碧潭冷浸寒玉给人一种清冷、冷峻的感觉。它象征了内心的冷静和纯净,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光阴的流逝,同时呼唤人们要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觉悟。沈瀛通过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禅修和观察的强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沈瀛的历史评价

  杨万里曾经赠以诗云:"逢着诗人沈竹斋,叮咛有口不须开。被他写入《旁观录》,驷马如何追得回?"今其书不传。自杨诗看来,《旁观录》大概是《世说新语》一类体裁的书,多记当时文人言行。又有《竹斋词》1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今存80首。其长调写景,规摹柳永(如〔念奴娇〕7首),小令则杂采民间俗语、佛道禅语、玄谈、格言入词。如《醉落魄》云:"来时便有归时刻,归时便是来时迹。世间万事曾经历。只看如今,无不散筵席。"其末句为明清说部所常用(如《金瓶梅》、《珍珠衫》、《红楼梦》),知其源于宋人口头谚语。集中〔减字木兰花〕多至48首,韵脚悉同,亦可见其才情横溢。近人陈衍评其诗曰"倒戟而入作法"(见《宋诗精华录》卷三)。

诗词推荐

暑雨萧萧滴夜长晓窗探借九秋凉金荷浅酌闲传酒,银叶无烟静炷香。舒雁且为赊死计,鸣鸠便欲策勋忙。散人亦未全无事,枕藉琴书满一床

念奴娇

千家桑梓兵余痛,十世松楸火后悲。瓦砾成滩无鸟雀,荆蒿如杖有狐狸。咸平树在枝柯损,晚易书亡目录遗。半树瑶花微雨里,向谁寂寞泪将垂。

念奴娇

旋饰芳菲真草莱。强加湔祓敌尘埃。春将紫翠笼丹桂,晚觉花黄植绿槐。鼻观已通蜂蝶闹,酒杯频到燕莺猜。官居未胜闲居乐,乞得三年野兴来。

念奴娇

楚天寂历暮云平,何处江村落雁声。正是西风扫黄叶,不知春色在朱荣。

念奴娇

透幕穿帘,回风舞态能轻妙。不须相恼。江上春来了。一阕清歌,唱彻琼楼晓。春工巧。柳颦梅笑。点缀芳菲早。

念奴娇

幕府尽时彦,淇辈非所伦。欢言念游子,载酒临江津。醉别足可惜,俛仰迹易陈。相期崇明德,芳烈垂千春。

念奴娇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听江边,鸣宝瑟,想英皇。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醉入无何境界,却笑昔人底事,远慕白云乡。不见咸阳道,烟草茂陵荒。

念奴娇

拗落圆房响钏金,昔人细数子藏深。不嫌到手多尖刺,只怕伤人有苦心。

念奴娇

中剑斫耳缺,被箭射胛过。为将须有胆,有胆即无贾。

念奴娇

当年门下化龙成,今日馀波进后生。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桃蹊早茂夸新萼,菊圃初开耀晚英。谁料羽毛方出谷,许教齐和九皋呜。

念奴娇

痴儿了事不能閒,犹喜骚人共往还。岁晚真成废书只,雪晴那得负江山。多情春与梅花厚,一醉天于我辈悭。賸作新诗催酒熟,曲池冰断水潺潺。

念奴娇

下国官臣无懈时,矫然白首瞩嶔嶷。鼠攘剪灭雷霆令,魃虐萧骚霈泽医。廉袴移文谨钤键,萧斋丝管覆玻瓈。烛阑松桂冥冥雾,赤豹文狸不许窥。

念奴娇

苍髯野褐予甚古,萝月桂风谁为贫。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好山如画能留客,宝鼎藏丹不计春。更上高亭问玄鹤,莫教诗眼有纤尘。

念奴娇

许大秦皇定九州,九州才定却归刘。佗人莫谩夸精彩,徒自区区撰白头。

念奴娇

咸取男下女,恒言妇事夫。始感终当□,君臣其谨诸。

念奴娇

银笔金花,断肠有句闲挥扫。又还落了。梅片阳春小。古往今来,风味须才调。山林少。这些襟抱。输与江东老。

念奴娇

禄米皆前定,分铢不可添。园葵莫争利,邻枣亦伤廉。

念奴娇

幸逢八秩庆生申,搦管濡毫洒翰新。十字顶头洒个丿,八千岁寿迈庄椿。

念奴娇

清旭楚宫南,霜空万岭含。野人时独往,云木晓相参。俊鹘无声过,饥乌下食贪。病身终不动,摇落任江潭。浦帆晨初发,郊扉冷未开。村疏黄叶坠,野静白鸥来。础润休全湿,云晴欲半回。巫山冬可怪,昨夜有奔雷。

念奴娇

夜静莫吟奇险句,恐惊明月堕波寒。

念奴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