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作品评述

《念奴娇》是沈瀛(shěn yíng)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
Nian Nu Jiao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
时光如转动的车轮,更何况生死之事重大,
Time passes like a turning wheel, and the matters of life and death are even more significant.

无常迅速。学道参禅、要识取,
世事无常,转瞬即逝。学习修道、参禅悟道,需懂得领悟,
Impermanence is swift. To study the Dao and meditate, one must understand and grasp it.

自家本来面目。
原本的真实面貌,
One's true nature.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在喧嚣中摆脱纷争,静心打坐,从旁观看传灯的记录。
Amidst the chaos, let go of conflicts; in tranquility, engage in meditation and leisurely observe the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wisdom.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记住对话的要点,必须在实际生活中加以熟练实践。
Remember the essence of conversations and practice them proficiently in daily life.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不要让它们中断,时时刻刻相互连接。
In the twelve hours of a day, do not let them be interrupted; let them flow and connect continuously.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称之为竹篦时则背负,不称之为竹篦则触碰。
Call it a bamboo comb, and it is carried on the back; do not call it a bamboo comb, and it becomes a touch.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斩断猫儿的牵绊,问问狗子,进一步参访高僧。
Cut off the attachment to the cat, ask the dog, and further seek guidance from esteemed monks.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突然一瞥,湛蓝的潭水冷冽地浸泡着寒冷的玉石。
Suddenly, a glimpse of the icy pond, where the cold jade is immersed in the clear water.

诗意与赏析:
《念奴娇》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生死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与清明的意愿。

诗中提到学习道教参禅和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在喧嚣中寻找宁静,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本质和面目。作者强调要记住对话的要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以此来保持对道的领悟。他提到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表示时间的流逝是不可中断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连续的思考和行动。

诗中还通过竹篦和狗子的比喻,表达了放下执着和追求的含义。竹篦代表执着的名号,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外在的定义时,就能够自由地触摸事物的本质。斩断猫儿的牵绊,问问狗子,进一步参访高僧,是在告诫人们要超越表象,寻求内心的真正觉悟和智慧。

最后,诗中的碧潭冷浸寒玉给人一种清冷、冷峻的感觉。它象征了内心的冷静和纯净,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光阴的流逝,同时呼唤人们要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觉悟。沈瀛通过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禅修和观察的强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沈瀛的历史评价

  杨万里曾经赠以诗云:"逢着诗人沈竹斋,叮咛有口不须开。被他写入《旁观录》,驷马如何追得回?"今其书不传。自杨诗看来,《旁观录》大概是《世说新语》一类体裁的书,多记当时文人言行。又有《竹斋词》1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今存80首。其长调写景,规摹柳永(如〔念奴娇〕7首),小令则杂采民间俗语、佛道禅语、玄谈、格言入词。如《醉落魄》云:"来时便有归时刻,归时便是来时迹。世间万事曾经历。只看如今,无不散筵席。"其末句为明清说部所常用(如《金瓶梅》、《珍珠衫》、《红楼梦》),知其源于宋人口头谚语。集中〔减字木兰花〕多至48首,韵脚悉同,亦可见其才情横溢。近人陈衍评其诗曰"倒戟而入作法"(见《宋诗精华录》卷三)。

诗词推荐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会须朝阙去,只有画图看。

念奴娇

帝乡云驭若为留,八景三清好在不?玉笛不随双鹤去,人间犹得听梁州。

念奴娇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买园隋苑下,持钵楚城中。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绀宇焚香净,沧洲摆雾空。雁来秋色里,曙起早潮东。飞锡今何在,苍生待发蒙。白云翻送客,庭树自辞风。舍筏追开士,回舟狎钓翁。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鸥同。

念奴娇

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晕宿酒、双蛾淡扫。罗襦飘带腰围小。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谁解先到。心绪乱若晴丝,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便白发、如今纵少。情怀不似前时好。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

念奴娇

万事到头无益已。寻思只有修行是。若送此心游宝地。还容易。坐观落日当西坠。万顷红光归眼际。眼开眼闭长明媚。此观成时知法味。心欢喜。临终决定生莲里。

念奴娇

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惸独。门前有吏吓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耳厌人催坐衙早,才闻此戏身先到。理人似爱长行心,天下安平多草草。何当化局为明镜,挂在高堂辨邪正。何当化子作笔锋,常在手中行法令。

念奴娇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eR,且复寻诸孙。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勿受外嫌猜,同姓

念奴娇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念奴娇

春雪欲垂地,春水轂纹浮。乱山无人到,梅花供客愁。轻风侧乌帽,韶序欺白头。攀条记旧赏,嗅蘂悲前游。斜日忽反照,烟华风际流。已叹繁华盛,俄观青荫稠。沉吟两京路,恻怅濒汉洲。尚想万玉妃,清樽交献酬。天涯叹憔悴,览物空夷犹。饮罢不能赋,临风三叹休。

念奴娇

城里惟楼尽见山,使君小筑可三间。弓旌招莫返长往,炉灶坏方求大还。及菊未荒归栗里,有芝堪茹老商颜。鹤书曾赚幽人出,只恐先生又予环。

念奴娇

逸轨高标下可扳,风流人物晋唐还。胸襟磊落尘埃外,尊酒洒淳笔砚间。英气一朝归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繐帷莫奠知音泪,极目楼边有愧颜。

念奴娇

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念奴娇

一从月窟移根到,不落人间第二香。商略江梅是兄弟,等间休复斩风光。

念奴娇

寒花冷艳为谁发,霜露泠泠祗汝侵。弱质向人如有托,清香绝世本无心。会逢仙老收灵药,不用骚人费苦吟。十载岂无陶靖节,东篱萧索待知音。

念奴娇

先亲爱我读书声,追慕慈颜涕每倾。万事到前心尽嬾,一编相向眼偏明。致君正使违初志,为己犹当毕此生。更祝吾儿思早退,雨蓑烟笠事春耕。

念奴娇

故人安慰善为辞,五十专城道未迟。徒使花袍红似火,其如蓬鬓白成丝。且贪薄俸君应惜,不称衰容我自知。银印可怜将底用,只堪归舍吓妻儿。

念奴娇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柣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念奴娇

一身禅诵苦,洒扫古花宫。静室门常闭,深萝月不通。悬灯乔木上,鸣磬乱幡中。附入高僧传,长称二远公。

念奴娇

自我观世间,色色厌逐迫。个中无尺地,漫不见阡陌。中有南柯游,未怕东方白。闭眼一榻多,开眼六合窄。弥明息如雷,非我门下客。觉寐两不知,偃仰有真宅。

念奴娇

丹青闲展小屏山。香烬一丝寒。织锦回纹,生绡红泪,不语自羞看。相思念远关河隔,终日望征鞍。不识单栖,忍教良夜,魂梦觅长安。

念奴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